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一带一路·心语心愿” 苏州篇——游魅力苏博 品姑苏文化
添加时间:2017-08-24 文章来源:青年在线

第二十五天

823日,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二十五天,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一带一路·心语心愿”暑期实践调研团队来到了最后一站——苏州市。当天,实践团队的去往了苏州博物馆,进行实践调研活动。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此后于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享誉全球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于200610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这座集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于一体,体现“中而新,苏而新”设计理念的博物馆一经面世,就引起了海内外的轰动影响。其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投资达3.39亿元,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实践团队刚到苏州博物馆时便发现前来参观的人排成了长队,发现在队列中不仅有熟悉的黑发黄皮肤的亚洲人,同时也有金发蓝眼,褐发深肤色的国际友人。据队员了解,通过“一带一路”政策,我国不仅带动的是与友国互惠互利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现着五千年的中华独特文化,苏州博物馆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之后团队队员通过苏州博物馆的官网了解到,苏州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例如文化教育活动,文博讲座等,旨在提高大众艺术文化素养,利于百姓文化享受,利于地域文明传承,树立城市文化地标。

进入博物馆后,队员们一下子便被富有姑苏水乡文化及几何形态的建筑设计所吸引。随着进一步参观,志愿者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艺术文化氛围,不由在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前或是安静陈列在展柜中埋葬千年的青铜古剑前驻足。此外,志愿者们还发现在博物馆中有一个区域售卖具有吴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周边产品,这也令志愿者们赞叹连连。此番苏博之旅令志愿者们印象深刻。

一带一路”由古“丝绸之路”延续发展创新,目前它给我国不仅仅带来经济上的新转变新发展,而且也带动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重视以及中国传统精髓文化的对外输出。而苏博在“一带一路”文化精神的指导下,它对于姑苏文化的本地传承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对于将姑苏文化展现给世界也起到巨大作用。


手机浏览

210

共青团南京邮电大学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邮件:tuanwei@njupt.edu.cn

Copyright © 共青团南京邮电大学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Qingyou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