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烈日阳光,带着饱满的朝气与热情,我们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一带一路·心语心愿”长江沿线城市暑期实践调研团队在指导老师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南京未来网络小镇进行调研与学习。
实践团队刚到小镇,杨涛老师便热情地欢迎了我们,还给我们进行了简单的活动介绍。介绍完后,带着激动的、忐忑的心,我们进入了网络小镇的核心区U谷。经过杨老师的介绍,我们知道了,“U谷”的“U”代表着“future”,代表着“universal”,它参考美国硅谷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网络小镇,给创客打造属于自己的家园。
整个U谷的核心区有4.6万平方公里,主要目的是链接科技,共享共振新产业——无线通信、未来网络和3D打印。在这里,网络小镇会实现“将想法变为技术,将技术变为产品,将产品变为商品,将商品扩展到平台上,将平台变为资产”的联结。努力打造成为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生态智造产业园。在杨老师的介绍过程中,孙老师也与他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就南邮与网络小镇在大信息技术方面的合作达成了有好的共识。
接着我们上了二楼,在二楼的参观过程中,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协同发展,精彩精神新名片”。目前小镇U谷科技孵化器已经聚集了253家创新创业企业,并且吸引了国际最前沿的产业龙头入住,集中高端研发,技术创新和技术支持,汇聚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其中入住的知名公司有:中软国际科技服务南京有限公司、华为南京研究所UPARc计算与测试中心、德瑞增域三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
在三楼,我们看到了米乐为徽电子科技公司的成就:5G通信,民用与军用雷达,还有特艺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就:亚毫米波主动安检系统,地铁飞机高铁安检系统,车载主动防御系统。这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未来网络小镇致力于打造南京江宁未来科技城的信心,它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应用科技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基地。
不仅如此,在四楼我们还看到了很厉害的3D打印研究院。这是与弗劳恩霍夫研究院的中心合作,主要发展智能制造产业——3D打印。与传统打印的成型再制造相比,3D打印就是设计模型,再把材料细化到0.1mm,经过激光烧蚀和高温加热,将材料黏在一起一层一层加热,最后打印出来。简单的来说,就是把无数片黄瓜合成一整个黄瓜。现在3D打印技术已经投入市场。
最令人激动的莫过于在八楼我们亲身去体验3D打印的奥秘。讲解员带领着我们一部分人,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3D打印所需要的材料以及进行工作的原理,我们带着一颗向往科学与创新智造的心认真聆听。当我们看到一些中学生利用3D打印做出的一些创意成品时,我们的心里真是既激动又高兴。在八楼的参观学习中我了解到:3D打印机使用时要先将地板调平,不然的话会翘边。然后将存有三维模型图的SD卡插在打印机的插孔里,找出需要打印的模型,然后进行打印机的界面操作,点击打印。接着换丝,丝的材料有PLA,是由玉米红薯淀粉做成;还有ABS,由塑料做成。打印时温度为230度,喷头220度,,当喷头预热到210度时,丝线会吐丝,粘在平台上一层一层叠加,进行工作时模型上面加热下面冷却。3D打印目前在生物医疗领域是应用最广泛的。利用3D打印可以进行扫描伤口,再放回信息最后将病人需要的新细胞信息输入回去,打印头就放在伤口地方进行打印。未来网络小镇要做中国增材领域最强者,助推科技创新。
在调研与学习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受深切的还有小镇的文化。小镇致力于打造文化花园,校园文化和家文化,努力争做创新创业领衔人。我相信:网络小镇,未来大城。
当我们问到“一带一路”可以为未来网络小镇提供什么样的机遇时,杨老师这样回答我们:“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物联网的走出去,有利于我们借助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来夯实实体经济,不仅如此更有利于未来网络小镇利用智能智造服务于中国和世界,同时当我们需要一些其他企业也有打造智慧城市的创想时,我们小镇可以提供资源。可以看出,“一带一路”计划的倡议与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是紧密结合的,未来网络小镇的发展之路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一定能走得更远更广。
——武加敏

手机浏览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