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学习和弘扬工匠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南京成都工匠实践团队于7月5号在南京老门东和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开展实践活动。
一、前期准备
本次实践活动在南京和成都展开,包括采访,纪录片拍摄和手绘三个部分。在正式活动之前,指导老师朱晓萌老师对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任务提出建议,对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我们在正式活动前开了大大小小的十几次线上线下会议,就小组的分工,采访的内容,拍摄的剧本、细节等进行了详细的策划。
(活动开展前期第一次全体会议)
针对前期的调研,宣传组负责联系采访。为顺利开展纪录片拍摄和手绘,宣传组成员对两位工匠进行了采访,并进行了剧本的撰写。
(拍摄细节讨论)
拍摄过程中,视频组成员背着沉重的设备,顶着烈日对糖画和金陵折扇的制作进行不厌其烦的拍摄,只为把工艺的精华展现在大众眼前。
(糖画拍摄现场)
二、以糖为墨,以勺为笔,糖画的世界
非遗纪录片糖画于7月9号在老门东进行拍摄,小组主要拍摄糖画的工艺流程,其中包括熬糖、作画和铲画。周师傅向我们展示了立体糖画——花篮的制作。一勺糖浆经过周先生的手变成一个个精彩的画像,或是小动物,或是神话人物,一个生动有趣的糖画世界就诞生了。
(队员品尝立体糖画)
三、一把折扇,一世人生,一手工艺
非遗纪录片之金陵折扇于7月11号在金陵折扇研究所进行拍摄,拍摄内容主要是折扇的制作流程。一把小小的折扇制作起来要经过几十道大大小小的工序。里面凝聚的是工匠精神。在拍摄过程中,倪馆长对折扇的制作进行了详细的解说。
(团队成员合影)
四、后期计划
南京的采访和拍摄结束后,非遗实践团队将前往成都进行活动。实践团队将去了解蜀绣,对蜀绣进行拍摄。另外针对糖画,金陵折扇和蜀绣,我们实践团队绘画组将会把三个关于非遗小故事画出来。,通过网络平台将三个纪录片和三副绘画作为成果展现出来。

手机浏览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