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让孩子们了解百年辉煌党史,帮助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孩子们的家国情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心筑梦·襄行邮我”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响应中央文明办三局、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关于遴选2021“圆梦工程”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的公告》的号召,经过前期课程设计、撰写申报材料等环节成功入选2021年“圆梦工程”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7月12日—7月22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心筑梦·襄行邮我”志愿服务团队在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李楼小学开展了为期11天的“七彩假期”夏令营活动,志愿者们从思想引领,文明生活,身心健康,科技创新,快乐学习,艺术素养,文化传承等方面重点打造了20节精品课堂,帮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充实而难忘的“七彩假期”。
“七彩假期”启动仪式
7月12日上午,“七彩假期”夏令营活动正式启动。开营仪式上老河口市文明办汪华勇主任和李楼小学张华亭校长对于团队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希望志愿者们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当代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风采,用自己的热情和爱心温暖孩子们的内心,去点亮千千万万颗爱心。
图01:老河口市经开区宣传干事李君楠为团队授旗图02:启动仪式上孩子们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丰富“七彩课堂”,“邮”我精心呈现
为期11天的“七彩假期”夏令营中,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10名大学生志愿者经过精心备课、研讨、试课等环节,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先后走进教室为孩子们带来了包括音乐、美术、摄影、科普课、趣味英语、心理健康、趣味篮球、手工制作、传统文化、读书分享会等20节精品课程。
童心向党,歌唱祖国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让同学们深情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热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志愿者陈龙开展了主题为“童心向党,歌唱祖国”的音乐课教学,将歌曲《歌唱祖国》教授给同学。通过对歌曲的延伸,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作者的个人经历的介绍,让同学们了解作品的创作意义,从而有机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图03:志愿者陈龙在给孩子们上“童心向党,歌唱祖国”音乐课
制作立体贺卡,献礼建党百年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了增加孩子们对于百年党史的了解,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志愿者窦瑞琪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有趣的手工课,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立体贺卡,以寄托对党的热爱、祝福和赞美。课堂上,窦瑞琪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本节手工课的选题背景,紧接着向孩子们普及了党徽的相关知识,并教给了孩子们党徽的简笔画法。最后引导孩子们一步步制作贺卡并写下对党的祝福。
图O4:志愿者窦瑞琪指导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
图05:志愿者窦瑞琪与孩子们及手工作品合影
趣味英语,快乐学习
为了让孩子们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体验不一样的英语学习方式,志愿者陆可睿通过问题引入,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观看教学视频,尝试着浏览内容、简述故事梗概,为孩子们带来了“趣味英语”课程。在视频内容的复盘中,慢慢渗入新的词汇的讲解,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好地熟悉陌生的单词。反复播放教学视频,让同学们留心视频人物的语音语调,并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促进同学思考、掌握新的知识。
图06:志愿者陆可睿在给孩子们上“趣味英语”课
垃圾分类,文明生活
为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治国理念,推进新时代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强青少年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重视,志愿者王少杰选取了“垃圾分类,文明生活”课题进行了认真备课。王少杰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普及了垃圾分类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并引导参加活动的学生们从日常小事抓起,积极践行垃圾分类,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课程采用了图片、视频、抢答等多种呈现形式,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图07:志愿者王少杰在给孩子们上“垃圾分类,文明生活”课
科技创新——科技改变生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提高孩子们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兴趣,增强好奇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进取,扩大知识面,学习课堂上一时还学不到的新知识、新见解、新技术,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让孩子们对未来,对科学产生向往,志愿者沈浩然在“科技改变生活”课堂上,通过丰富多样的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新兴事物,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通过科幻短片的播放,引导同学们畅想科技与未来;通过对机器人的详细介绍,丰富孩子们的知识。
图09:志愿者陈龙在带领孩子们体验发射水火箭
诗词大会,品味经典
为了培养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同学们逐步理解传统文化的意境和美感,并在课本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同学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志愿者窦瑞琪给大家讲解了诗词的重要性、书写的重要性以及开展了默写大赛和飞花令。在这场诗词大会中,同学们通过扮演小老师给上台默写的同学打分,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了书写在试卷批阅过程中地重要性。在飞花令比拼中,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抢答。这个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并使同学们对以往背过的诗词进行了巩固,产生了新的理解和思考。
图10:志愿者窦瑞琪给孩子们上“诗词大会”课
心理健康——我的情绪我做主
为了让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加强青少年对心理疾病的防治,志愿者刘文杰选取了“我的情绪我做主”作主题并认真备课。在“我的情绪我做主”心理健康课堂上,刘文杰从情绪的类型、情绪的影响以及情绪的调整三个方面给同学们讲解,通过抽奖、游戏、提问多种方式吸引同学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图11:志愿者刘文杰在给孩子们上“我的情绪我做主”课
大国工程——中国梦,航天梦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增强对航空航天知识的了解,让孩子们深入学习中国航天精神。志愿者丁浩然选取了“中国梦,航天梦”作为主题,结合航空航天相关照片、视频等材料认真备课,制作了精美课件。在“中国梦,航天梦”的课堂上,志愿者丁浩然由宇航员在太空中祝福中国共产党100周岁生日快乐的视频引入,从中国的航天发展史、宇航员的生活、中国梦,航天梦三个方面来向同学们进行具体的介绍,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同学们进行互动。
我心中的诗词,我手绘我心
志愿者邢家林以同学们耳熟能详的诗词作为引入,请同学们分享了他们最喜欢的诗词,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邢家林以《清明》一诗为例,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为一首诗作画,让同学们明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深刻含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最后,在邢家林的指导下,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词歌赋的理解,用彩色画笔认真地为诗词作画,绘制出自己心中的诗情画意。多彩画笔绘诗情画意,本次课程打破照葫芦画瓢的传统美术教学,以诗词为依托,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同时,邢家林还对孩子们的手抄报进行了指导,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手抄报跃然纸上,后期孩子们将会用作品参加由襄阳日报主办的“童心向党·扬帆起航”为主题的手抄报大赛。
图13:志愿者邢家林给孩子们上“我心中的诗词”美术课
图14:志愿者邢家林指导孩子们创作的手抄报作品
学习二十四节气,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提高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志愿者吴佳启结合地理、历史等相关知识,从“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原因、发展历程、主要习俗和南北差异等方面向孩子们具体介绍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15:志愿者吴佳启给孩子们上“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课
家访进行时——家庭安全教育
为了加强对乡村地区儿童的安全教育,有效宣传安全知识, “青心筑梦·襄行邮我”志愿服务团队在老河口市李楼小学开展“七彩假期”课程的同时,志愿者们利用非上课时间开展家访活动,进入家中向孩子们及其家长进行安全知识宣讲,从“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安全、外出活动安全、防疫卫生安全”等方面向孩子及家长进行了详细的宣传,筑牢安全防线。
图16:志愿者进行家访宣传家庭安全教育知识
图17:志愿者进行家访宣传家庭安全教育知识
相伴同行——读书分享会
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在活动最后一天,志愿者集团为孩子们带俩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会暨告别仪式,志愿者老师们选取自己阅读过的课外书籍中令自己印象最深的书目为孩子们作了读书分享,将前期准备好的书签、课外书籍、撰写的明信片、冲洗的照片等送给了孩子们,共计赠送给孩子们价值1500元的课外阅读书籍。
图18:志愿者向孩子们赠送课外阅读书籍
图19:活动大合影
青心筑梦,携手前行
本次“青心筑梦·襄行邮我”志愿服务团队在李楼小学举行的 “七彩假期”夏令营志愿服务活动是老河口市首次尝试开展此类活动,活动引起了较好的反响,收到了老河口市政府官网、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
图20:老河口市政府官网新闻截图
图21:老河口市电视台报道截图
11天的时间里,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心筑梦·襄行邮我”志愿服务团队累计服务青少年儿童160人,丰富多彩的课堂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一直好评。活动结束后,志愿服务团队收到了来自老河口市文明办、团委、李楼小学的三封感谢信。
来自老河口市文明办的感谢信中提到:志愿者们的到来不仅有效解决了老河口市部分孩子暑假期间学习无方法、活动无去处、娱乐无场所的问题,为孩子们在少年宫里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更为孩子们今后人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自共青团老河口市委员会的感谢信中提到: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活动的同时架起了青年团员和少先队员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帮助老河口市广大少先队员树立了乐于助人和懂得感恩的意识,并希望能够加强和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沟通和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图23:老河口市团委感谢信
来自老河口市李楼小学的感谢信中提到:志愿者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充满了正能量,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给孩子们播下了梦想的种子,使得他们对于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并希望今后能够给李楼小学的孩子们带来更多的精彩课程。
图24:老河口市李楼小学感谢信
此次“青心筑梦·襄行邮我”“七彩假期”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团队会继续奔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带给更多的人温暖。
实践感悟:真心换取真情
此次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经历无疑是我人生中无法抹去的一笔美好记忆。从初识时的害羞,到熟悉后的亲近,再到分别时的不舍,十余天的时间说长不长,但足以让我们每个人刻骨铭心。我是支教所在地的走出去的大学生,这次的活动相当于将自己投入给这片滋养哺育我的土地,用最初的心去做永远的事,所以它不仅是奉献,更是一种感恩与传承。这次的支教也算圆了自己儿时当教师的梦想,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勾勒青春美好,为孩子们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志愿在心,奉献在行,奉献青春力量,让我们,用爱来照亮这个社会吧!
——团队成员窦瑞琪
当上了英语老师,才真切体会到老师的难处与喜悦。在炎炎夏日,尽管才站了短短两节课的时间,便嗓子发涩,双腿发软,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心中又充满了勇气与力量。“希望这节趣味英语课能让同学们有对英语新的探索,不害怕陌生的单词,不惧怕发音的错误,大胆尝试。” 从整体来看,乡村地区的小学生在单词发音、词汇量储备等方面有短板。如何提高乡村小学的英语水平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孩子们不再惧怕语言,强化输入到输出的环节,让所有的孩子们都能感受到语言的乐趣。
——团队成员陆可睿
12天很短,但这一次的支教经历已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之中,当我站上讲台,在黑板面前看着孩子们的时候,我既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学生,我教他们看向未来,孩子们教我如何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我收获颇多,我想带他们的思绪走出他们所在的城市,带他们明白世界的构成,欣赏世界的美丽,生活的美好,让他们有继续学习的必要,我想让他们明白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东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希望我的教学,可以带他们看见世界的美丽,勇敢的朝未来前进!
——团队成员陈龙
在老河口市支教的日子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段很宝贵的经历。作为老师,我很享受在台上给孩子们讲课的时光。很喜欢他们聚精会神地听我把故事娓娓道来;很高兴看见他们面对相机拈花一笑;很欣慰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勇敢地举起小手。作为志愿者,我有幸来到美丽的老河口市,为乡镇儿童带来一个美好的七彩假期,为中西部地区少儿教育添砖加瓦,为乡村振兴战略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此外,也要感谢这几天孩子们的陪伴,与其说是我们带给孩子们一个七彩假期,不如说是他们给了我们一段宝贵的青春时光。七彩假期,襄行“邮”你,值得!
——团队成员邢家林
复旦大学教授徐英瑾认为,人生是由高光时刻组成的。我深以为然,正是那些不同寻常的经历组成了我们的生活,当我回望那段志愿服务的时光,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参与到乡村孩子的成长过程,为他们带去自己一份温暖力量,这份力量对许多人来说只是夜空数万星光中渺小的一颗,但我也仍希望,散发的微光能让孩子们看见外面的世界,走向灿烂的未来。同时这段无可取代的经历,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七彩假期,襄行邮我”让我们与李楼小学的孩子们遇见了更好的彼此。
——团队成员沈浩然
从决定踏上湖北的那一天,到坐上高铁的那一刻,我依旧感觉不是很真切。我曾无数次幻想过这次支教活动将如何开展,当真正走进李楼小学,和那群可爱的孩子们见面时,一切似乎都和想象中一样。课间,在并不高级的教学楼间奔跑的孩子,高挂的艳阳和教室里传来的朗朗书声,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我很庆幸自己我能有参加这次活动的机会,从这些孩子眼中,我看到了无数的星光,是没有被生活蒙尘的信念和希望。虽然我无法帮助他们长大成人,但我希望自己可以尽力在他们心间播下好奇的种子,任岁月似水流年,希望大家一直都是骄傲的少年。
——团队成员毛誉桥
其实在出发去老河口之前,我总觉得我们会教会孩子们很多很多,但当我们在李楼小学上完所有的课程。我们才发现这短短的十二天,我们并不能教会他们什么,也不会改变他们多少。我们能够给他们的不过是一段不再枯燥无味的暑假时光,一份相隔两百多公里的友谊。整个过程中收获最大的还是我们一行十一人,我们看到了祖国的花朵们的阳光与活力;学会了如何像孩子一样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我们的小爱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人的种子;懂得了爱最美好的状态是通过一个人这里传递到另一个人那里。
——团队成员吴佳启
在短短的十二天里,我们其实并不能教会他们很多,也不会去改变他们很多。但我坚信,我们与小朋友相处的这十几天时间,是我们共同所拥有的美好而温暖的回忆。我所教的,不是孩子们日后学习的专业知识,而是一种乐观向上对待生活的态度,会让他们明白生活的美好,会让他们更加坚定的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大概就是我所理解的支教的意义吧。在我们的带动下,每节课小朋友们都积极配合、热情满满,个别腼腆的孩子也参与其中,我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感染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为他们照亮前方的道路;而他们也在一点一滴中教着我们一些道理,我们彼此都在相互成长、相互收获。每当我看到他们稚嫩而童真的笑容,我都希望他们能永远如此。
——团队成员刘文杰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青心筑梦·襄行邮我”让我有机会前往湖北乡镇进行不一样的体验,社会的进步和运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关注到乡村小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关注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是十分必要的。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不仅有幸能够给予孩子们一些力所能及的行为思想指导,更是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这是我第一次超过理论并响应****号召,以一个当代青年应有的朝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用事实检验个人想法,在“学、行、思”三个方面努力完善并提升个人价值观和判断力,我想这就是此行我最大的收获。
——团队成员王少杰
当踏上回程的列车时,我才意识到此次的暑期实践结束了。12天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和那群孩子相处的日子是短的,但在我心中留下的回忆是长的。这次暑期实践对我来说包含了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独立制作PPT、第一次上课、第一次家访等,这对我无疑是一次很大的提升。当我看到这些孩子,下意识会想到以前的自己,不由得感慨一句,他们真的很优秀了。这次实践对于孩子们是一次经历,对于我们这群志愿者来说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仍然希望参加这种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丁浩然
图25:团队志愿者合影
文字:吴佳启 沈浩然 图片:毛誉桥 校审:窦瑞琪 责编:蒋友林

手机浏览

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