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是社会的财富,老人是昨日的辉煌。敬老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老人,则是话题中不曾褪色的字眼。人生的问卷答到了这里,是否可以以耐心和爱心来续补这空缺的横线。南邮心语心愿文化艺术服务团在走访社区后又来到了南京博爱老年公寓、南京颐和老年康复护理中心、慈恩老年人服务中心等多家养老服务机构,为每个机构的的老人们带来了这个假期的一抹亮色。经典红歌、传统戏曲、活力舞蹈、搞笑相声、健身手指操、互动小游戏等节目,在轻松活泼的形式中传承着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弘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博爱在心中 感恩夕阳红
在博爱老年公寓住着几十位八九十高龄依然身体硬朗的长寿老人。拥有兴趣爱好,保持乐观的心态是长寿的秘诀。住在这里的老人们虽然已到耄耋之年,但是对文艺的热爱依然不减,看到服务团队员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张奶奶向队员们展示了自己的书法才艺,铿锵有力的字体让大家惊叹这竟然是九十高龄的老人所写。
看到在场爷爷奶奶们热情的互动,服务团的队员们便将排练的舞蹈融合到手指操中,和着欢快的舞蹈音乐现场教老人们做起了手指操。它能消除疲劳,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情绪,有利于老年人身体保健。在队员们的极力邀请下,管奶奶与队员合作了一曲沙家浜智斗,虽然说是首次合作,但老少二人显得默契十足,赢得台下一片叫好,奶奶眉宇间阿庆嫂般的从容仿佛让大家看见了她年轻时的模样。这便是心语心愿文化艺术服务团期待带给老人们的健康和快乐,也是队员们从老人们身上看到的惊喜和感动。诗画金色 幸福夕阳
在金色夕阳老年公寓,有这样一位活跃的“开心果”奶奶,跟着队员们的大合唱,哼唱着音调依稀可辨的红色经典。一位80多岁的老兵,沧桑的面庞早已布满岁月的痕迹,她看着队员们的到来,那额上饱经风霜的皱纹似乎在这一瞬间舒展开来,一双眼睛早已眯成了弯弯的月牙,苍老的嘴角露出一丝慈祥。她步履蹒跚地向队员们走来,向他们敬礼感谢,从她断断续续的话语中,年轻时英姿飒爽的身影仿佛依稀可见,当年意气风发的岁月仿佛近在眼前。一个标准的敬礼,是一个老兵最深沉的感激。
待服务团队员们演出结束,也到了老人们的饭点。队员们也有了人生中第一次给老人们喂饭的经历。机构里的护工阿姨平时要负责几个奶奶的吃饭问题,队员们就在阿姨的指导下体验了护工的日常,给“开心果”奶奶喂饭。队员们轮流上阵,由于之前并没有经验,都格外小心,时刻注意食量和速度的问题。舀了半勺米粥小心翼翼递到奶奶嘴边,奶奶一口就将粥吞下。其实喂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艰难,奶奶们一口接一口,在队员们眼里就如同孩子一般天真无邪。时光倒转,昔日是她们拿着小勺一口接一口耐心的将孩子喂养长大,如今他们已经垂垂老矣,又有多少子女愿意像他们一样耐心地陪伴着?每个人都会老去,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这并不只是一句口号。心语心愿文化艺术服务团的行动不仅是为老人们送去关爱,同时也给予服务团队员们一次走入老年人内心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感恩。关爱生命 颐养天和
在颐和老年康复护理中心,心语心愿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们们面对的是一群身体上正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人们。由于老人们行动不便,队员们只能进到房间与他们互动。房间里的老人们大多躺着,或者静坐在轮椅上,也不多说话,队员们便分小组在房中为老人们表演,陪他们聊天。当老人们重复又重复地说着他们引以为傲的儿女、那些年轻时的故事时,服务团的队员是欣慰的,至少,在这个时候,老人们愿意将积压在心底的话向队员们倾诉;至少,在没有儿孙陪伴的现在,也有一群孩子驱散着此刻的孤单。老人们在日复一日的衰老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只是希望身边也能有个陪着他们话家常的人!老人们现在可能会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他们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但愿服务团队员们的陪伴可以让老人们不再感到孤单。
虽然老人们的行动不便,但当与队员们聊起当年事还是津津乐道。其中一位爷爷向队员们讲述了他年轻时当兵的经历,拳拳赤子心在话语中表露无疑,同时也激发了新时代青年的满腔爱国热情。翻开老人的相册,璀璨的勋章、赫赫的战功就是他戎马一生最好的凭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指引,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树立爱国新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最美不过夕阳红,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沉年的酒。每一位老人都曾是这个时代的中坚力量,不管时间如何变迁,他们身上闪耀着的光辉始终令人着迷。他们也曾是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如今的他们有的形老体衰,有的卧病不起,甚至记忆衰退,但当心语心愿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们为他们送去精心排演的节目时,依然挡不住他们骨子里迸发的对文艺的热爱。但愿队员们的才艺表演和陪伴能勾起他们年轻时的美好回忆,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一丝欣慰。

手机浏览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