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在南京召开,引起“亚青热”。 7月21日至8月22日,通达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亚青会小队以南京亚青会为重大契机,在亚青会五台山场馆开展以“微视角,微行动,筑梦亚青会”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分队成员主要由亚青会志愿者组成,从赛前、赛后及各工作岗位等不同角度,微观五台山体育馆,微观亚青,助力南京亚青会。
积极培训,蓄力亚青
从7月21日起,南京邮电大学志愿分队正式进入亚青会服务倒计时,开始紧张的培训以及场馆适应。
实践团队队员积极参与培训,包括亚洲地区形势分析、亚洲各国宗教知识、南京历史文化生活、赛会实用英语口语、团队合作、文明礼仪与个人形象塑造、沟通与表达、赛时心理调适培训、时间管理、场馆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等,从各方面完善志愿者的服务素质与能力。培训期间,讲师通过举例,来示范解决各类突发情况,给志愿者们在赛事服务方面做出正确指导。8月9日,为调动大家积极性,在青春剧场隆重举行誓师大会暨汇报演出。培训于8月9日全部结束。
在培训的同时,穿插场馆赛时运行联调联试,让志愿者实地参观五台山,了解场馆出入口分布和赛时场馆职能,熟悉工作岗位,认清工作职责,为亚青会服务做好充分准备。
认真服务,微观亚青
8月13日,距开幕式还有3天,但五台山体育场已开始运行,各志愿者也投入到如火如荼的赛事服务中。我校负责的是五台山的足球赛事,服务时间为8月13日至21日。
由于实践团队人员工作岗位不一致,所以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不相同,可以从不同视角微观亚青。协助安检的队员遇到观众携带违禁物品时,及时制止并没收违禁物品,观众能理解支持通情理。负责检票的队员发现观众在入场时排队秩序井然,等待检票时也不会出现插队拥挤的情况。负责坐席的队员,观察到观众能做到文明观看,无粗鲁过激行为;观察到观众服务的志愿者,是背对赛场,面向观众,无法观赛。负责品牌维护的队员,在发现不属于赞助商的标志标语时,及时遮挡,被遮挡物品的所属人都给予配合,毫无怨言。
8月17日,第三个比赛日第一场比赛结束时,一个小男孩与舅舅走丢向2名志愿者求助。该志愿者立即上报给所属大队队长。志愿者之家经理、主任得知消息,也予以帮助,在场馆广播通知寻人。通过问询男孩,联系到男孩的母亲,由她告知男孩的舅舅男孩所处的位置。最终,帮助男孩找到舅舅。赛事期间,类似的事件多不胜数。
在亚青会上,看到的是高素质的观众,为比赛助威呐喊,看到的是一群不计得失、不怕烦、不怕苦的志愿者,他们用滴滴汗水和往返奔跑的脚步,筑梦亚青。
细致交流,共享亚青
每日赛事结束,各业务调口的经理都会和志愿者们总结当日工作情况,指出不足,交流经验,为下次工作做好准备。乘车回校途中,志愿者们也会和同伴交流一天的收获,交换经验与趣事。
8月21日晚11点,亚青会五台山场馆足球赛事结束,实践活动也在足球场合影留念中落幕,有许多的不舍。
此次社会实践,亚青会暑期社会实践分队大力弘扬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奉献精神,展现我校学生的担当与风采,为南京亚青会的举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亚青会的窗口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青年的活力与朝气。
21号结束的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说好了:“嘿!明年,你还来不?有青奥会~”
“来呗!”明年青奥见~

通达学院亚青志愿者

下雨了,小青柠在给观众指路

这是一个小青柠的背影,他就在足球网后

手机浏览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