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2日,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心语心愿·赴云南精准扶贫实践团”调研组在孙孝科教授、葛芳老师、刘璐婵老师的带领下离开普洱市宁洱县来到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开展精准扶贫调研。
8月23日上午,调研组成员来到石屏县委会议室召开座谈会,省扶贫办领导罗宏,红河州州政府领导李成武副州长石屏县委副书记徐耀坤,红河州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办主任晋洪江等人参与座谈会。从座谈会上大家了解到,石屏县全县辖7镇2乡,115个村委会(社区),941个自然村,国土面积3037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4.6%,素有“九分山有余,一分坝不足”之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民族贫困县。2015年末,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乡镇3个,贫困行政村23个,贫困人口7033户22653人,贫困发生率7.96%。2016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净脱贫6800人,哨冲镇和11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目前,共有贫困人口5173户16211人。今年,全县计划脱贫1个贫困乡镇(龙武镇)、10个贫困村,实现贫困县摘帽。
8月23日上午,调研组到异龙镇阿希者、银柱塘村委会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访谈调研。县镇府副县长彭继伟、异龙镇党委书记杨杰、镇长石家强陪同。调研组首先分别深入阿希者村委会蜜蜂洞村、银柱塘村委会土租村,通过听介绍、看展板、看现场等方式详细了解阿希者、银柱塘村委会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就。随后,与镇领导、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村(组)干部等相关人员座谈,就镇(村)基本概况、扶贫概况、扶贫项目落实、教育扶贫情况、各级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等进行了访谈交流。同时小组成员进农家、访农户,对脱贫户、未脱贫户、脱贫返贫户及非档农户进行了访谈。
8月24日,在副县长彭继伟的陪同下,调研组成员来到龙朋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及龙朋镇产业扶贫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首先深入龙朋镇李怀秀、李怀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观看传习所学院海菜腔展演,参观农耕文化、民族器乐等陈列室,详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发展历程。并与传习所老师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了解传承情况。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调研组成员来到龙韵养生谷,通过实地查看及听取汇报的形式,详细了解了石屏龙韵养生谷产业扶贫情况。龙韵养生谷用工方面以吸纳项目周边的贫困村委会贫困户为主,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解决了就业问题;对具备一定 创业条件的群众和贫困户,进行了免费的创业培训和指导,企业食材采购优先考虑贫困户。龙韵养生谷的产业扶持项目有效拉动了当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龙朋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政府部门应该密切配合,加大支持力度,形成合力,把产业扶贫作出实效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实现小康。
石屏县作为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心语心愿·赴云南精准扶贫实践团”调研的最后一站,给调研组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三个县的访谈调研,调研组成员将会借助专业优势对此次调研活动所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形成相关报告。同学们都表示,此次的调研实践活动,收获颇丰,不虚此行。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够助力云南省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

手机浏览

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