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计软网安 2022-08-07 12:59 发表于江苏
谷公汗水撒豫闽
战沙治旱为人民
8月2日下午,“邮我问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谷文昌纪念馆与扁担精神纪念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01
谷文昌纪念馆
谷文昌同志出生于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镇郭家庄南湾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太行老区这个革命大熔炉里,他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用于对敌斗争,领导人民生产自救,丰衣足食,逐步成长为太行革命根据地的一名党的优秀干部。1950年,他随解放军南下至福建省东山岛,生前曾任东山县县长、县委书记。
东山岛东南部原有3.5 万多亩荒沙滩,狂风起时飞沙侵袭村庄,吞噬田园。谷文昌到东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下定决心,要率领群众战胜风沙,根治旱涝,并发出誓言:“如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他带领干部群众在百里海滩上摆开战场,多次组织群众筑堤拦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种树防沙,在全县掀起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全民造林运动。至1964年,全县造林8.2万亩,400多座小山丘和3万多亩荒沙滩基本完成绿化,194公里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
谷文昌还发动群众挖塘打井、修筑水库、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缓解旱情。他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经常开展访贫问苦活动并参加生产劳动。基层干部来汇报工作,什么时候都不烦。普通群众来反映问题,三更半夜也不嫌。他常年深入农村,挽起袖筒植树,卷起裤腿犁田,拿起钢钎打石头。他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生产,实现粮食亩产过千斤,群众称他为“谷满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过谷文昌,在一篇题为《“潜绩”与“显绩”》的文章中,称赞他“ 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2015年1月,与全国200多位县委书记座谈,在叮嘱大家要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时,总书记又一次深情谈起谷文昌。
谷文昌同志离开我们30多年了,但林州人民和东山人民还亲切地叫他“谷满仓”,尊称他为“谷公”。他身上那种“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弥足珍贵,历久弥新。
02
扁担精神纪念馆
8月2日下午,“邮我问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谷扁担精神纪念馆开展学习活动。
扁担精神纪念馆真实记载了70年来石板岩供销社干部职工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凭借“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以肩膀挑起了连接党群、沟通城乡的重任,以脚板翻山越岭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的阳光大道,铸造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扁担精神”,展示了“扁担精神”的诞生与传承。
一种精神,凝聚一种力量;一面旗帜,引领一个时代。
扁担精神是一面旗帜。石板岩供销社牢记宗旨,肩负使命,咬定发展不放松,知难而进,攻难克艰,成为全国供销气筒的一面旗帜和学习典范。扁担精神是一座丰碑。石板岩供销社干部职工生活在最基层,环境最恶劣,职位最普通,他们不计名利,不计得失,饱含激情,忠诚履则。
文字 | 赵俊潮
图片 | 队内投稿
编辑 | 任广月
手机浏览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