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邮梦为码,计刻出发”团队赴南通市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添加时间:2025-07-29 文章来源:青年在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五四青年节重要寄语精神,南京邮电大学“邮梦为码,计刻出发”志愿服务队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街道,联合补南村、高桥村、海影新村社区等6个关工委组织的“七彩假日”暑托班,开展2025年“三下乡”实践。

出征合照

启程前,团队进行了满怀激情的出征仪式和完备的课程规划,满载沉甸甸的期许与热忱:计划以文化传承、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绿色行动四大模块为载体,让队员在“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深入南通海门基层,将青春答卷书写在江海大地。

在为期七天的实践中,团队精心策划多项活动。文化传承方面,开设漆扇制作、传统乐器体验课程,邀请海门街道“五老”长者授课,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开展枇杷茶文化体验与为期四天的国学辅导课堂,并参观田园山水画史馆,坚定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活动照片

红色教育方面,讲述张謇实业报国故事,具象化讲述海门地下党活动、抗日英雄事迹等红色历史;组织孩子们以涂鸦画形式绘历史长卷;讲述“战邮岁月”故事,在新一代心中筑牢精神根基。

红色校史、张謇精神学习及画卷活动

乡村振兴方面,队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现代农业创新,沉淀乡土认知;通过发放问卷、倾听村民与儿童心声,触摸乡土温度,理解振兴深意;专访海门街道农业农村局局长,围绕乡村振兴规划、特色产业、现实挑战及人才需求深入交流,搭建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

采访调研

绿色行动方面,开设涵盖绿色环保、水下生物、气候行动等五大主题的可持续发展系列课程,通过互动游戏、情景模拟强化儿童环保责任意识;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野,近距离观察作物生长、辨识生态沟渠生物,在“绿色课堂”中深植和谐共生理念。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故事的倾听者、田野的观察者,更是被乡土深刻教育的学子。海门的晨曦暮霭、阡陌气息镌刻进盛夏记忆,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责任的分量及“赋能”所需的情怀、智慧与躬行。汗水凝结成长印记,乡土赋予生命厚度。

赋能乡土之路虽长,但“邮梦为码,计刻出发”的信念更加坚定。未来,团队成员将不忘此行初心,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持续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智慧点亮梦想,用行动守护绿色,让实践微光汇聚成照亮乡土美好未来的星河。



撰稿:甘仲阳 袁铭蔚

初审:檀军 刘星

编辑:蒋友林 刘粟源

审核:彭春雪


手机浏览

10

共青团南京邮电大学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邮件:tuanwei@njupt.edu.cn

Copyright © 共青团南京邮电大学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Qingyou Studio.